天主教香港教區 聖本篤堂區
聖若望碧文輔祭會
聖堂及祭衣房
聖堂是基督徒聚會及敬主的地方。聖堂在英文稱為"CHURCH",有教堂建築物的意思,也有教會,即信友所組成的團體意思。
-
聖堂是信徒集會的場所 : 聖堂首先是集合所有信徒,在那裡參與各種禮儀、祈禱及聆聽福音的地方。 按照傳統,聖堂分為聖所及信眾會所。聖所是主禮者所在之地,是舉行主要禮儀的場所;而信眾會所是參與禮儀的信眾所在之地,應朝向聖所。
-
聖堂是宣講天主聖言的場所 : 信徒之所以聚集在聖堂內,是由天主聖言所召集的。而在每一項禮儀都會宣讀天主的聖言。
-
聖堂是舉行感恩祭和其他禮儀的地方 : 感恩祭是信友生活的高峰,故此,信徒們在每主日都聚集在聖堂內,聆聽聖言及領受基督的體血。除此之外,聖堂亦是舉行其他禮儀,如:入門聖事、修和、婚配、病人傅油及殯葬禮儀的地方。
祭衣房:
準備禮儀的地方,主禮神父及輔祭在祭衣房內更衣,而祭衣房亦安放祭衣及祭器等的地方,雖然這樣,祭衣房亦是聖堂的一部份,所以,當進入祭衣房時,要保持安靜,以便主禮及輔祭等準備心靈,舉行聖祭及其他禮儀行動。
對神父及祭台服務員來說,彌撒從祭衣房開始,也在祭衣房結束;所以,祭衣房不只是一個存放禮儀用具的地方,它更是讓神父和祭台服務員收斂心神,好好準備敬拜上主的地方。
若沒有必要,教友不應該隨便進出祭衣房。
祭台:
祭台是為舉行感恩祭而設的。它是禮儀的中心及敬禮天主的地方。為此,信友生活的重要時刻都會在祭台前舉行,如:婚禮、領聖體、領受聖職、矢發聖願、等等。 祭台源於耶穌於最後晚餐時,與門徒們一起進食逾越節晚餐,並在那裡建立聖體聖事。現今,祭台代表著天主與人的「愛宴」,教友在此相聚,是為參與耶穌的死而復活奧跡,並為蒙恩得救而讚頌天主。 主教在祝聖新聖堂的祭台時,通常都會放置聖人的聖髑(即聖人的骸骨)在祭台的特定位置,這就一如初期教會的信友,在殉道者的墓穴上聚會擘餅,以紀念基督的死亡及復活。 祭台通常置於聖所內,應讓參禮者都能看到。至於祭台的形狀,大致有長方形、正方形、甚或圓形都有。
讀經台:
祭台好比是聖體台,而讀經台就好比聖言台了。因為讀經員及神職在那裡宣讀天主聖言及講道,亦是聖堂內兩張重要的檯之一(另一為祭台)。在每次舉行禮儀時,都會宣讀聖言,藉此召集、照明、探察、指責和安慰聽道的信眾。它代表著天主聖言之臨在。 讀經台應置於突出的地方,讓聽道的信眾看到。 讀經、答唱詠、逾越節報導、講道及信友禱文,都可在讀經台上宣讀或詠唱。其餘的報告事項等等,可在其他的經架上宣報。
聖洗池:
聖洗池是為準備人們接受入門聖事中的聖洗聖事而設,是新生的標誌和紀念。古代是設在聖堂外的聖洗小堂內,而多數為浸禮的;但當嬰孩洗禮普遍後,聖洗小堂已變作今天所見的聖洗池了。 聖洗池通常設在聖堂的入口處,可有噴水或流水的設備,為表示出活水的意義來,因為基督就是那給人生命的活水。聖洗池提醒每位基督徒曾領受聖洗聖事。
主禮座位 (執事及共祭位置):
主禮的座位是整個敬拜團體的中心點之一。他既身為基督的代表,他的位置應有突出的顯明標記;主教座堂中有「主教座位」,這個席位明顯地指出這是主教的席位。 他大部份時間在自己的位置上,面對信友,主持禮儀、領導祈禱。 執事應坐在主禮旁,特別當主教主持禮儀時,因為執事是主教的助手。 其他共祭神父的位置可以安放在主禮兩旁,或有多位共祭時,可以在祭台旁,但要表達出神父共同舉行聖祭的意義。
聖體龕或聖體小堂:
聖體龕又稱為聖體櫃,是存放聖體的地方。 每座聖堂內都會在聖所內安置聖體櫃,或在聖體小堂內放置聖體,以表示天主分享我們生活中的苦與樂,是天主臨在於團體之中的明顯標記。在聖體櫃旁都點燃著聖體燈,以提醒信友內裡保存著聖體。為表示相信耶穌臨於聖體內,我們進入聖堂時要表達尊敬,即向聖體櫃下跪或作深鞠躬致敬。 保存聖體的其中一個目的,是將聖體送給病人或臨終者。
修和室 (告解亭):
修和室或稱告解亭,是信友領受修和聖事,與主及人修和的地方。
故此,聖堂內必然有一較僻靜的地方,
以保持告解時的隱密和談話時的自由,讓人們能安然地領受修和聖事。